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望春山 >
        引税,顾名思义,有点像朝廷分发给盐商的盐引,外商前来交易必须在官府手中获取商引,每引征税若干。至于陆饷和水饷,则是按照货船船体的大小,以及货物本身多少进行征税。

        总体来说,所征税额与一口税的税法征的收数额是差不多的。

        至于朝廷为何要采用如此复杂的收税的方式?

        可能对于那些夷商来说,反正就是一头雾水,可若是懂点盐商行情的,就知道是为何了,不外乎各层官员为了巧立名目中饱私囊。

        经过的关卡越多,就越好巧立名目卡拿要。

        不过这一切都和薄春山没什么关系,打从把那两处交易所移交出的那一刻,他就决定不管这些事了。

        当然也不可能不管,他作为东南巡海副使,毕竟还管着对夷通商之事。可他顶多也就是朝廷拿出章程,他觉得过格的或者不合适的反驳,至于下面上头如何商议,反正他是不耐烦管这个。

        用他的话说,管闲事好处没有,管得一身腥。

        此时,为官多载的他,随着官越升越高越升越大,已经开始见识到官场上各种复杂,也开始尝试到身不由己,无法像以往那样随心所欲的滋味。

        话回到之前,三十六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滋生的。

        这其中既有世家大行商联通朝中高官的背后操作,也有朝廷觉得私商太多,不容易把控对夷交易的物品的担忧。朝廷有很多明令禁止互市交易的物品,诸如铁器之类这些是明令禁止交易的物品,可私商哪管这么多,给银子就能给你找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