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时间进入六月,又到了一年里最热的时候。
因倭寇从海上来大晋多是借着信风,有熟知其规律的人便将倭寇来犯分为大小汛,三到五月是大汛,九、十月是小汛,可今年也是奇了,一直未见停歇。
定波由于地势原因,少了来自海面上的威胁,只用提防从宁州方向流窜而来的倭寇,薄春山又把定波严防死守得紧,所以这些日子以来,虽陆陆续续有流窜倭寇进入定波,要么是有去无回,要么就是吃惊当地抗倭形势,不愿冒险又流窜去其他地方。
七月,据说有大股倭寇从乍浦登陆,沿路烧杀抢掠,侵袭各处城池。同时又有大量流窜倭寇汇集此地,一同往苏扬二州劫掠而去。
这苏扬两地历来都是重地,又毗邻应天,这股倭寇还未到苏州便被拦截而下,只可惜当地卫所竟然不敌倭寇,不光被对方打得溃不成军,还致使倭寇往四处流窜。
宝山、嘉定等地接连遭祸,百姓死伤惨重,后倭寇又从太仓流窜至镇江、泰州等地,俨然逼近了应天。
八月,朝廷再三调兵遣将,依旧没能阻止倭寇的步伐,一股为数三百多人的倭寇流窜至应天一百多里的地方,肆意抢掠了一番,扬长而去。
整个大晋震动。
其实朝廷不是没有兵力,只是被朝廷认为精兵——京三营其中之二,都被派往淮水以南和北晋聚集的兵力对持,只可惜左支右绌,顾住了前面,背后却受敌。
朝廷一开始是没想到寇患竟会闹得如此严重,肃王谋反自立为帝,俨然是朝廷当下最大的事,万万没想到小小番邦夷人竟能闹到天子脚下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