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场那边的苜蓿也要收割了,一听说京城和省城的奶牛场在抢苜蓿,钱科长就打电话过去推销,还说价钱可以商量商量。可惜,任凭他这边操作猛如虎,对方就是死活不松口。钱科长气得脸色跟苜蓿一样绿,江穆的脸色则是天气一样阴沉。四场的苜蓿没办法外销,倒也没浪费,因为他们四场也有猪场和牛场,只好自产自销。

        苜蓿的事情忙完,事情暂时告一段落,后面还要夏种,虽然也得按时令来,但不像麦收那么急。

        顾立春打算等夏种完成后再休假。

        不过,在回家之前,他想把一件事给解决了。

        于是,顾立春奋笔疾书,写了一份申请报告。先诉苦,说自己命运多舛,家里多么困难,养父不幸意外去世,养母年纪轻轻变成寡妇,带着四个未成年孩子苦苦支撑。自己做为长子,又因为工作忙不能常回家,时时担心寡母和弟弟妹妹的安全和生活。他思想斗争许久,才决定向组织开口。他想申请一栋别人不要的破房子,把母亲和弟弟妹妹接到农场,让农场这个大家庭温暖他们那受到创伤的心灵。

        这份申请报告写得相当感人,真是看者伤心,听者落泪。

        报告先送到邓场的办公桌上,之后转给朱书记,最后又回到白大姐那儿。

        三方商量了一下都没有异议,赵志军那边听说后也打来电话说,顾大江的去世他们水库那边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情与理都应该给家属做个安排。

        五场科室干部这边通过,他们上报总场场办,场办办公室给的反馈是,虽然农场有规定说父母可以投靠子女生活,但那是年迈父母投奔成年子女,顾立春的情况显然不属于这种。邓场这边据理力争,说顾立春的养父去世跟农场有关,虽然农场出了抚恤金,但远不够维持一家人后半辈子的生活。农场是个温暖的大家庭,不但要讲规矩还得讲人情。总场场办只好把申请报告送至领导办公桌上,总场长和党委书记他们去市里开会,最后是于副场长拍板做决定,批准了这个请求,并在批示中表示,为了显示民主,顾立春的事要公示出来,只要五场半数以上的职工同意,这事就算通过。

        五场场办后勤科迅速写了公示贴在告示栏上,五场的职工都知道顾立春的家庭情况,同情他,又佩服他,大部分人都没有异议。本来王有成和杜松等少数人是要反对的,可他们一听到顾立春申请的房子竟然是那栋多年不住人的鬼屋。两人相视一笑,心照不宣,不但不反对,甚至还盼着顾立春一家早点搬进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