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立春肃然起敬,上前握住张科长的手:张科长,我虽然是新来的,可是早就听闻过你的名字,你是咱们五场的一面旗帜呀。

        白大姐笑道:张科,你别看小顾年纪小,人家本事可不小,他不但是养猪能手,还会种苜蓿,还会写文章,写的文章上过省报京报。

        张科笑呵呵地道:早听说了。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呀。

        顾立春谦虚道:我们这些年轻后辈没经过艰苦的锤炼和考验,且得跟着你们这些前辈学着呢。张科若是有时间,能跟我讲一讲你的那些事迹吗?要是你不嫌我文笔糙,想得浅,我倒想写一写你的先进事迹。

        张科长愣了一下,看向白大姐,道:我这算什么?不用写了吧。

        顾立春一脸认真:张科长,你的事迹不仅代表你个人,还代表咱们五场,也代表红河农场。再过一个多月就是麦收大会战,我们正需要你们这些肯奉献肯牺牲,境界高觉悟高的先进人物做为我们的榜样,榜样就是力量。

        白大姐也赞同:小顾说得对,榜样就是力量。老张,我替你做个主,就这么定了。你抽个时间好好跟小顾聊聊,小顾,你要多搜集资料,尽量往深处挖,咱们五场要树立一个典型出来,好让五场的职工提高觉悟,加强责任心,为麦收贡献力量。

        顾立春点头:白大姐,我服从命令。

        白大姐爽朗地笑了起来。

        顾立春奉命去采访张科长,近距离地了解张科长的先进事迹,两人是相谈甚欢,惺惺相惜,张科几乎要把他引为知已。

        顾立春采访完回到猪场连写了三篇稿子,一篇交给陈洁,一篇交给总场宣传处,还有一篇投给了本市的报纸。当然,要投稿的那篇,他按照先前说的拿给朱书记审查,朱书记对他的态度有所回转,审读完毕,还给他改了一句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