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虽然结束了,但是参赛团队不是立即能返校的,接下来还会有友谊赛、表演赛时间其实主要是留给教授们挖学生,和未来弟子相处的机会。
清璞的两名新生,尤其是薛慈,自然盯上的人最多。不过教授们还是相当体谅地留给学生回酒店休息的时间,毕竟今天的竞赛题目极消耗精力,要养精蓄神。但还是非常心机地都找薛慈要了个联系方式、微信号什么的,问就是交流教导。
大多数的参赛学生,结束后都没立刻举办庆功宴,而是先回去休息了,整天下来怪耗费精力的。
熙华也是如此,学生们解散自由活动,回酒店就躺着了,唯独袁喆双眼通红,颤抖地拨通了一个电话。
他想举报薛慈,但因为没抓到证据,只能暗示的隐晦一些,让相关人员去调查。
竞赛只是暂且告一段落,大部分媒体都没出相关新闻稿,只是简单介绍清璞夺冠、熙华第二之类的消息。而这个时候,某个体量不大的营销号发布了一篇堪称感人肺腑的励志故事。
微博上,出现这样一篇文章:
[快捷专访:
《从一个清贫的普通学生,到熙华学神、微电子校量竞赛第二名》]
这个标题看上去平平无奇,但只要点进去,就发现正文文笔极好,故事平实却真实。讲述一个贫寒学生,努力考出小县城,进入世界名校的熙华的故事。并且凭借汗水获得过全校排名前列的成果,参加过校量竞赛,夺得第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