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发至此也就不再跟姜尚客套了,直接一声断喝道:“来人!”外面立即便有下人一溜小跑进来等待着吩咐。
姬发也不再迟疑,直接点了几个人的名字,吩咐下面人将人召唤过来。
等那些人被召集到了大殿后,姬发立即针对这些人的行动做出了一系列的安排,这些人也就各自领命而去。
看到姬发终于展露出来一位王爷该有的魄力和胆略,端坐在一旁的姜尚脸上不觉露出一丝微笑,一脸老怀大慰地抚须点头。
吩咐完下面人之后,武王转头看着微笑的姜尚,道:“尚父,这里还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完成。”
姜尚拱手道:“请王爷吩咐。”
武王道:“先前尚父说过要调查安弟身边的人际关系,我这边突然想起来,好像安弟就是因为当年考兄之事而起,才一直对我心有偏见,我这边希望尚父能够针对这件事做一个详细的访查。当年考兄之事,清楚内中详情的人应该是极少的,而且这些人都被父王下了封口令,可是安弟最终却好像清楚内情,这事处处透着一股诡异。如果说值得怀疑的话,我倒是觉得这里面问题不小,应该值得深究一番。安弟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整个就好像变了个人一样,行事处处透着几分怪异。”
姜尚倒是从来没有从这方面去思考过,此时被姬发这样一提醒,他一下子也好想打开了记忆的闸门,一下子就把思绪拉回了当年那件令人遗憾的事件中去。说起来周文王的几个儿子中,最令人满意的应该就是大儿子伯邑考姬考了,这位可以说是深得周文王的真传,甚至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当年如果不是有这位世子的牺牲,恐怕也换不来大周王朝的成立。
想起这位几乎和周文王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世子,就是姜尚心中都不觉有些惋惜,如果这位还在世的话,恐怕现如今的大周早就已经王权接续了,也不会有这么多的波折出现。
只能说天妒英才,这位令人崇敬的世子最终还是用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硬生生地把自己父亲给逼得走上了强势崛起的路上,最终才有了现在的大周王朝。
姜尚仔细回忆了一番,倒是发现姬发的话并不是无的放矢,好想姬安和姬发闹矛盾的时间点好想还真就是在姬考出事之后,这里面莫非还真有什么未知的幕后推手不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