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不知道孩子愿意不愿意。
“这有什么不愿意的。”陶堰顿时笑了。如果孤儿院的义工阿姨们都愿意提高一下厨艺,他就不用天天进厨房做饭了。
这么热的天,谁愿意守着热锅热灶烧柴火做饭。
陶堰虽然喜欢做菜,但那是在装有空调的厨房里用最顶级的厨具做一到两人份的饭菜。他可以在做菜的过程中放空思维,享受独处的空间,等待美味可口的饭菜出锅,慢慢享用一顿饭。而不是在热到流油的桑拿天里,守着灶膛里的炉火和原始笨重的铁锅铁铲做出能喂饱孤儿院所有人的大锅饭菜。
一顿两顿的就当调剂生活感受一下不同的经历,时间久了陶堰可hold不住。
面对穿越后的第一桶金,两个从三十年后穿过来的年轻人因为怕苦怕累打了退堂鼓,一群生活在三十年前的老阿姨们却跃跃欲试的燃起了创业之心。
一直念叨着炸肘子费油炖肘子费料的赵阿姨也顾不上心疼了,第二天早上三点钟,早早的起了床,带着另外两名义工阿姨去早市买菜。
凌晨三点钟,天刚蒙蒙亮。东方欲晓雄鸡唱白,街道上还没有什么行人。只有扫大街的清洁工推着垃圾车挥舞着大扫把勤勤恳恳的干活儿。零星的还有几个行人骑着三轮车往市场的方向走。都是赶着出早摊的小商贩。
三位义工阿姨挎着自己缝制的大布袋,穿梭在越来越多的小商贩中间,一边挑拣着最新鲜的食材,一边讲着最狠的价——
“你再给我便宜点。你也知道我们是旁边红心孤儿院的。预算不多。买这些土豆是为了出个摊,给孩子们赚点生活费。你就不要卖这么贵了好伐!”
“大姐,我这已经够便宜的了。我卖别人都是五毛钱一斤,卖你一块钱三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