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传》被定性成扫盲识字本,带拼音带插图,因为故事情节新颖生动,比枯燥乏味的语文书更加吸引人,有了点知名度后,便进入各学校各企事业单位各兵团公社扫盲班的视线。

        新的订单大部分来自于此,其余小部分则是以学生、知青为主体的“散户”。

        聚沙成塔,后者群体也不可小觑。

        尤其是某报纸上刊登了一位知名作家的文章《古今女子社会地位对比——读lt;柳絮传gt;有感》后,更是掀起了一波讨论的热潮,《柳絮传》热度直线上升。

        知识分子们大多有收藏书籍的癖好,对于成本低廉实惠第一的扫盲识字本便有所不满,强烈建议出精装收藏版,足见对这书的喜爱。

        当然,能掀起讨论热潮的,从来不会是一面倒的情况。

        有爱便有厌,批评派的某位文坛泰山北斗级别的老先生就公开撰文称:

        《柳絮传》作为一部完整的作品,有其可取之处,比如情节新颖、想象奇特等,但问题同样十分严重。

        例如行文结构的散漫啰唣,遣词造句的直白粗俗,甚至有好些地方词不达意存在语病,还有异想天开的生造字词,令人摸不着头脑,有流水账之嫌;

        所谓架空历史更是懒得做案头工作、不尊重历史的明证,有误导世人的嫌疑。

        总体来说,这并不能称得上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好作品,能够看出作者底蕴笔力皆不足,且写作态度不够严谨用心,没有体现出文字的优美隽永,不足以令人再三回味诵读,不值得收藏传阅,仅供如厕睡前随手一翻博君一哂而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