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也要有几分本事才能上场唱戏。
这一点就劝退了很多学戏的人。
加上戏曲的唱本,一般都是才子佳人的故事,帝王将相的故事,不接地气,不接生活。咿咿呀呀的唱词也不够大白话,远没有电影来得贴近生活,所以这又一次提高了观众理解的门槛。
这条要想解决,倒也简单得很,能完成戏曲新编就行了。
可今时今日,以沈声默的名气,她要想唱戏,名气还成。要想动前人的戏本子,话语权还不够。而且外部的环境还没发展到那个地步,非得要新编戏才能活得下去的地步。
所以戏曲新编,沈声默有这方面的考量,但不是当务之急。
最当务之急的,是门槛。
怎么降低观众理解参与的门槛,是沈声默每个世界都在思考的事情。
其二,是普及程度。
唱大戏,需要龙套配合,需要乐师奏乐,有戏服有头面,方可开始唱大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