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案都没什么具体的意思,她就是觉得到时候应该做个简单的修饰,看上去更像个泥塑博物馆一点。
做完这一切后,沈声默就回家去了。
到家时已经是晚上七点左右,一天舟车劳顿,沈声默实在没什么工作的心思,便把刚买回来的材料放在工作台,睡了一觉。
次日开工。
资料查好,又练过手后,修复起来难度并不大。关键是要看修复人的审美。审美可以,就能做旧做得高级,一点也不突兀。要是审美不行,直接给你一层颜料涂上去,那泥塑就遭了。
沈声默先是根据网上查来的资料,按照元代泥塑的风格,把缺失的部位修补完毕。
哪里缺胳膊缺腿,就加上,哪里凹了个坑,就给填上,整体变得光滑。
素胚修补完毕后,就要按照泥塑颜色的氧化程度,锈迹程度,调配出合适的颜色来上色。
这颜色要融于整体,不要显得突兀,还要显出泥像被岁月侵蚀的感觉,保持原有的样子,难度是很大的。
沈声默在工作台上用了近两个星期的时间才把颜色的部分修补完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