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霓又仔细打量了一遍。

        方穆扬问她:“先问问价,等有了钱再来。我第二本连环画马上就要画好了。”

        费霓笑着说:“喜欢就多看一看,干嘛一定要买。看看这里有没有手套卖,要有卖的,就买一双,我不想织了。”

        她不再看苏绣,转而去看手套。方穆扬并未跟她一起过来。

        店里有许多外国人,有留学生也有外国因公来华人员,最近还诞生了一个新群体,就是外国游客,来国内旅游的外国游客要经过严格审批,人数并不算多,但一拨游客聚在一起也很可观。

        费霓选手套的时候,一个金发碧眼的年轻人过来跟她说话。照她的经验,那话很像是搭讪。

        第60章

        眼前的男人可以称得上英俊,但费霓并不太能欣赏西方男人。她很礼貌地回了一个微笑。

        多年的教育使得费霓面对外国人时非常具有防范意识,但这防范只体现在她几乎不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面上仍是笑着,拣她愿意回答的回答。

        对方夸费霓的口语很好,费霓说谢谢。她读中学时学校的英语老师更换很频繁,其中一位姓陈的女老师对她影响很大,陈老师是教会女中毕业,后来去英国留学,讲一口标准的英音,费霓的发音便是跟她学的,陈老师教了她半年就被派去打扫学校卫生了,在陈老师打扫卫生的早晨,费霓往往会偷偷给陈老师一块奶糖或者一块橘子瓣糖,然后一个字不说,装作没看见陈老师一样,目不斜视地奔着教室走。这种行为做的十分隐蔽,她不想让其他人发现她和陈老师有瓜葛,但有一天还是被人发现了,发现她的是方穆扬。费霓忐忑又庆幸,庆幸的是,像方穆扬这样的出身,即使他说出去,也不会有谁相信他。而且费霓觉得方穆扬也不会说出去,按理说他这种出身,更应该旗帜鲜明地表明立场,和自己的父母以及同他一样出身的人划清界限,但他却破罐子破摔,偶尔有倒霉孩子向着陈老师扔石子儿,方穆扬还去踢那倒霉孩子一脚,让人滚远点儿,别碍他的眼。

        那时候方穆扬因为吃不饱瘦的跟个猴儿似的,但他就连骑破自行车的姿势也牛气哄哄的,好像他祖上八代都是贫农,谁也没他根正苗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