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中心主任 >
        蔡泽这人符合韩路对于作家这一特殊群体的想象。

        此人大约三十来岁,皮肤有点黑,薄嘴唇,戴着一副小眼镜。

        他的头发很有特色,黄,软、稀薄,梳成三七开,每说一句话,都在轻轻飘拂。

        蔡作家个子不高,只一米六十二三,瘦瘦小小,在尽是外省高大移民的金沙市很少见。

        说起外省移民和移民后代,因为大伙儿的父辈都来自五湖四海,口音也是各不相同。有大碴子味的东北话,有吴俣软语,有岭南的粤语,比如上次去医院看病,谭大夫的“你有理由死”吗,就把大家给吓住了。

        本来,语言不通,大家应该说普通话才对。但奇怪的是,很多人竟学起了说西南方言,这大约是在西南省住了一辈子,被蜀地人民死活要用方言跟你交流的秉性给传染了。

        渐渐地,就有点沟通不畅。

        去年韩路去沿边县开会,当地负责文教卫的领导是河北人,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大家心想,说西南方言人家怕是听不懂。于是,一行人都捏着嗓子说普通话,因为沾染了浓重的方言口音,说得那叫一个荒腔走板。

        最后,领导忍无可忍,道,你们还是说西南方言吧,我能听懂。我也是钢二代,金沙市土著。

        这里就是扯个闲篇。

        韩路听到蔡泽说要给自己写回忆录,顿时哭笑不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