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成昆》故事之四。
说到那处滑坡的事情,听到丈夫问,李琴摇头回答,不,光保坎没用。要想一劳永逸解决问题,我倒有个思路。
李琴的思路是在边坡上每隔一段距离,打一个洞,然后把水泥浆灌进去,凝结成一根根柱子。水泥柱在岩石中形成网格,就好象树木的根系,牢牢抓住泥土和石头。
孙大民却摇头,说,不可行。国家正是困难时期,你这个办法好是好,却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泥和钢材。有这些物资,用在关键的地方不好吗,就为了固坡?
再说,工程上的材料自有定额,这个地方用了,那个地方就没得用。
李琴反驳,难道固坡不重要。
孙大民道,那我问你,就算滑坡塌方,能对铁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吗?
李琴说,不能。
孙大民道,那不就结了,就算每年塌一次方,大不了用人工清理干净就是,也就耽搁一两天,火车照样跑,此举是没必要的浪费。
李琴:“可是,你们在那个作业面工作,很危险的。一不小心就有生命危险……最近,雨季已经到了,我观察到那地方的地质已经有些不稳定了,我担心你。”
孙大民凛然道:“危险是存在的,但因为害怕就不工作了?这两年,修建铁路牺牲的同志多了,一公里就是一条人命。我们都是从战争年代过来的,早已有了牺牲的觉悟,一切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你不要多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