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薛氏在说。

        她如今不用上山打猪草了,但她又是个闲不住的,加上虎头很快就要去村学了,这两天她一直跟扁担娘混在一起。堂妯娌两个,私底下经常碰头,不过都是扁担娘主动来这边找她的。

        “扁担娘也是苦。”薛氏先定了个基调,铺垫之后就开始絮絮叨叨的说起了大房那头的事儿。

        老一辈儿都盼着人丁兴旺,可这人一多,注定会发生争夺资源的事情。大房那头,老大家的四个儿子都长成了,几乎可以说,未来的四五年里,都得为他们娶媳妇儿忙活。

        盖新屋、下聘礼、娶媳妇,甚至还有娶进门的媳妇要是很快有孕了呢?

        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个不花钱了?

        老二家也就是板凳他们家,前头几个也大了。几乎是忙完老大的,就要忙老二。偏老三家的孩子年岁最小,扁担娘就担心轮到他们时,家里已经没啥钱了。

        “当初老三就是因为前头哥哥们接连娶媳妇,那两年还赶上了收成不好,家里欠了一堆饥荒。好不容易捱过去了,他都已经二十好几了。他自个儿被耽搁了,总不想叫儿子也被耽搁。”

        薛氏还是很能理解的,主要是她跟扁担娘原先就认识,一个村子出来的。当姑娘的时候仅仅只是认识而已,等前后脚嫁到了大坳子村,又是亲戚,这才多了些来往。

        如今虎头和扁担都五岁了,她俩的情分也是越处越好了,比亲妯娌还好。

        在赵桂枝看来,那是肯定的。毕竟上一辈已经分开了,扁担他娘跟薛氏又没利益冲突,自然是堂妯娌比亲妯娌还好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