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叹道:“我只是觉得,三郎原先在孝义镇上,还能帮着看下书铺,帮人代写家书挣钱。他如今来了府城,又能做些什么呢?我在日禄书院花费的束脩、笔墨钱都是舅兄帮我垫付的,着实没脸面再让弟弟妹妹白占这份便宜。”

        其实退一步说,幼娘都是可以接受的,她毕竟年岁小,去年又跟着尤神婆学了一些绘画技能,赵桂枝也教过她一些关于熬糖浆、做造型别致的棒棒糖的技巧。

        幼娘实际上并不是吃白饭的,赵闰土经常让人拿一些订单给她,或是甜品糖果的定制单子,或是儿童教辅书的封面和插图订单。

        总之,她虽然年岁小,但她真的是自食其力的。

        但三郎和黄氏……

        这拖家带口的……

        二郎自诩没那么厚实的脸皮,可他又实在是想不出来,三郎还能做些什么事儿。别看赵闰土的教辅书系列生意做得很大,但实际上赵府反而没有直接的店铺,他们是供货商,有自己的出版印刷坊,也跟府城以及各大县城的书商合作,去年下半年更是跟盛家搭上了线,准备将教辅书卖到省城去。

        然而,赵家没有自己的书铺,哪怕有好了,二郎也不好意思把自家蠢弟弟塞进去。

        他对赵桂枝说了自己的顾虑和烦恼,除了不愿意占岳家更多的便宜之外,他也担心让三郎养成了不劳而获的坏毛病。

        赵桂枝很快就有了一个好主意。

        就是吧,这个主意实在是有点儿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