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上一封信中,二郎说赵桂枝被认了回去,娘家果然是大户人家,但江家那头还是担心她因此吃了亏,毕竟按照那封信上所说,赵桂枝并不是一年前跟家里人失散的,而是打小就被她娘带回了外祖家抚养。
总之,考虑到赵桂枝那惨到可怕的女红手艺,薛氏和幼娘连着忙活了好几日,一个负责缝纫,一个则是帮着剪裁,总算做出了足够赵桂枝用的衣裳鞋袜,省得她被人编排不会做针线活儿。
又考虑到赵桂枝娘家是个有钱人家,她们就没准备外头的衣裳,只备了里衣。这也是常理,因为在孝义镇上,很多有钱人就是在裁缝铺子里做的衣裳,只有里衣鞋袜才是自个儿做的。
她们没想到镇上的有钱人和府城的有钱人之间的差距,或者说,不是没想到,而是超出了想象范畴。
不过,赵桂枝还是很感动,等二郎一回来,就特别感动的拿出来显摆,说:“你看!只有我的份儿,你都没有呢!”
二郎:……
脑壳疼。
“我看看信吧,看虎头写了啥。”
然而,打开信一看,二郎就挑了挑眉:“是三郎写的。”
“居然不是虎头写的?啧啧,对了,三郎去镇上了吗?”赵桂枝好奇的问道,“原先不是说他要去给账房先生当学徒吗?”
二郎看信的速度飞一般的快,对他来说,从左往右的竖排字,那是一点儿难度都没有。很快,他放下信纸神情复杂的看向赵桂枝,道:“三郎要准备当掌柜的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