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要是捐生参加乡试考上了举人呢?”
这下,赵闰土和二郎一起笑了。
二郎生怕他这位大舅哥再说出刺激小媳妇儿的话来,忙帮着解释:“乡试是朝廷派专员过来监考的,容不得地方官员徇私舞弊。假如那人真能考上举人,就说明他有真才实学,那也没什么好说的。”
赵闰土这次倒是没开嘲讽:“有的呀!之前有个官员忒倒霉了,爹娘爷奶接连过世,为了守孝也不能考试。好不容易出了孝期,结果还没等到院试,就先迎来了乡试……”
乡试的时间是固定的,三年一次,多数都在八月里,前后波动不大。但院试的时间却不一定,有时候每年都有,有时候却是一年半才轮到一次。
因此,这种情况也不算常见。
“他实在是不想再耽搁三年光阴,就咬牙变卖家当凑了钱买了个秀才,随后参加了乡试,只一次就考上了举人。”赵闰土得意洋洋,“今年八月里,就有一场乡试,搞不好你哥我也能考上举人呢!”
“也就是尤神婆没在这里,不然她甩你一张白日梦牌!”赵桂枝没好气的泼凉水。
赵闰土倒是不生气:“你说的对,就我这一手毛笔字,说真的,咱就不说字好字坏了,我怕考官认不出我写的字来。”
二郎略有些惊讶,还道是大舅哥过分自谦了。唯有赵桂枝知道,他说的是实话,现代人毛笔字写得好那叫一个凤毛麟角,甚至别说写得好了,能把繁体字写对,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对了妹夫,你有没有想过去府城求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