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娘怔怔的看着眼前这个堂妹,仿佛不认识她一般。

        过了一会儿后,她长叹一口气:“罢了,我也不跟你争辩这个。我是听说二郎中了秀才,想……想请他去一趟我婆家。”

        秀娘一时间有些没明白过来,只困惑的看着她:“去你婆家干嘛?你婆家有什么大喜事儿吗?”

        这年头可不兴无缘无故的上门做客,除非是一家办喜事,亲戚们才会蜂拥而至。

        当然,如果是近亲,像江家的大房和三房这样的,没事儿也会互相窜门子,但前提是本身就住得近。这就好比,没什么特殊原因,江家人也不会跑去孝义镇找江二伯的。

        “我兄弟出息了,不该帮我撑腰吗?”孟娘原是不想把话说得那么直接的,但她又担心秀娘没明白,想着她们几年才见一回面,下次见面还不知道是啥时候呢,索性就说开了。

        孟娘的想法倒是简单,这年头的出嫁女本身就是靠娘家、儿子和夫婿的。她跟夫婿的关系并不好,也没儿子傍身,能倚靠的也就只有娘家了。

        早先,江家不过是普通的乡下农户,就算她想靠都没辙儿。如今就不同了,秀才公搁在县城里确实不算什么,但放在小小的孝义镇上,还是很体面的。

        最重要的是,江二郎既已考上了秀才,那就大概率不会再回村的,他应该会留在镇上,或是自己开私塾,或是去别人开的学馆里授课。像石坪村村学里的先生这样的,毕竟是少数,一般都是上了年纪后,才会想着落叶归根的。

        “我也没指望娘家给我财物,就想着让二郎去一趟我婆家。他先前是在念书,自是没工夫。如今都考上秀才了,甭管是干啥总归没先前那么忙了,我们两家就当普通的亲戚处着,多好呢。”

        生怕秀娘误会,孟娘又强调道:“我婆家不差钱,他们有宅子有铺子,跟那些富贵人家是没得比,可比江家可要有钱多了。我不贪图二郎给我什么,就是想让他帮我撑点儿面子,好叫我婆婆嫂子们知道,我也是有娘家人撑腰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