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就把这场戏提上来拍了呢?副导演心里有些急,回头搞砸了又得挨骂了。

        道具闻言点点头,暗想着今天得小心点,别回头犯了错他自己遭殃。

        正这么想着,化妆间的门终于推开,出来的青年一身杰尼亚条纹西装,头发整齐地向后梳,金边眼镜遮盖了过于精致的脸孔,踏步时,对方的脚步保持着独特的频率不知为什么,脸还是同一张脸,这个新鲜出炉的温彻很难让他们联想到顾屿。

        化妆固然是一方面,但

        神态。严修轻声道,神态不一样了。

        眼前的顾屿,用的分明是温彻的神态。

        一般来说,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塑造的凶手形象和现实中的凶手是不同的,作品中试图展现凶手泯然众人的形象,但实际上,如果凶手真的毫无存在感,或者说,读者/观众全然体会不到他的不对劲,那么作品必然没有吸引力。

        倒是有作品设置某个一路平凡的人物忽然转为凶手,读者会震惊于这样的设定,却很难产生惊艳感,因为他的思维早就偏离了作者的航道。

        反而是那些一直被怀疑、被否定,再被怀疑、再被否定的角色会吸引更多关注,因为怀疑和否定本身都是需要理由的。

        所以顾屿的理解是,温彻这个角色不能展现得过于平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