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谁也没有留意到,会场的角落里,坐了一个青衫少年,正凭栏而望,遥看长江。
当杨公家人一路行来,走到这少年面前,邀请他做赋的时候,谁都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这少年竟然不懂杨公的潜规则,不知这诗会乃是杨公特意为女婿而筹办,稍稍犹豫之后,竟然应允,令得满座愕然。
杨公也是醉了。
不过,这少年面嫩,现场竟然没人认识他是何人。
杨公心中暗怒:“哪来的毛孩子,不知进退,坏我大事!”
不过此时,江淮名人仕子齐聚一堂,杨公还真不能拒绝。
不过,在杨公想来,此人名不见经传,赋词一定一般,到时候,女婿出马,搞不好更能衬托女婿的高明。
想通道理,杨公便大大方方,让这少年赋词。
少年含笑小酌,然后端坐书案,神情凝注,手拈墨砚缓慢磨墨,借机酝酿才思。
杨公和众宾客看少年不紧不慢,于是登阁赏景,不再围观,不过吩咐小吏随时通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