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越国兴武王、明宪王、兴让王、兴智王等王侯,以及上百个玩家领主、地方豪强,集结20万兵马,在北江、万劫的第二道防线进行防守。

        当得知一队数千人的夏军兵马南下,驻扎在北江、万劫一带的王侯和玩家、豪强,无不义愤填膺。

        “北江一带的平原一览无余,他们想要渡江,必定要从北江经过,我驻兵于北江,你们的驻兵于万劫津,一旦我在北江与敌接战,你们从万劫津渡河,攻击敌军侧翼。”

        陈兴道的副将、陈圣宗养子陈庆馀,于陈兴道不在场的情况下,只能肩负重任,进行指挥。

        不是所有大越国王侯都有胆量抵挡大夏王朝的六十万大军,这些王侯已经闻风丧胆。

        大越国的文臣武将之中,陈兴道、陈庆馀是主战派的武将,犹如赤壁之战的周瑜、鲁肃。

        除了史实文臣武将,大越国玩家的主战热情,甚至高于其他大越国王侯。

        陈兴道不在,这些王侯只好唯唯诺诺,同意陈庆馀阻击孤军深入的夏军的计划。

        陈庆馀与一批大越国玩家领主领兵十万驻扎在北江地区,其他王侯和领主领兵十万驻扎在万劫津,位于战场东边,与陈庆馀仅仅隔着一条河流。

        陈庆馀的部署对于进攻方十分危险。

        一旦夏军与位于北江的陈庆馀接战,另外十万大越国兵马从万劫津渡河,一路兵马抄断后路,一路兵马攻击侧翼,那么夏军有可能全军覆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