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的军粮很香甜,萧鲁古嚼吧着,一边吃干粮,一边啜几口水,都忘记推开挤着的马匹站起来了。

        就这样在狭小的空间里,萧鲁古躺着,这时候他觉得很美,很幸福······他还活着。

        干粮吃完了,似乎有了些力气,萧鲁古推了推,很轻松的就推开了······不是他力气大,而是,挤着他的马匹,这时候已经就剩下不多的肉了,几乎只剩下骨架了。

        已经是初夏了,天有点热,但是马肉还不臭,裸露的马肉,虽然不怎么新鲜,但还没有完全成为腐肉······萧鲁古判断,战事过去也就三四天。

        萧鲁古记得,战前,他们叛军被朝廷的大军逼到了奉圣州的白岭一带。大王之所以往西北突围,是因为,再往西北逃二三百里,就到了原来大辽西京,也就是现在宋国的云州府地界。

        只要翻过野狐岭,他们就能安全了······到了这时候,宋国也不该不再接纳他们。

        萧鲁古不知道宋国会不会接纳大王,他萧鲁古肯定是会被接纳的,因为他早就是皇城司的探知了。

        没办法。自己的大儿子,被大王送去了宋国做细作,现在已经在真定府做了大匠,已经成家立业了,自己孙子都有了。

        而小儿子,从小就聪明,对宋国的文化也特别有兴趣,就是大辽朝廷的汉臣,也都有过赞扬的。

        当他们叛军躲避到宋国防区后,大儿子找来了,带着儿媳孙子······对大王以及部落的忠诚,还是对儿孙,萧鲁古纠结过,最终还是孙子的一声爷爷,让他答应了宋国皇城司的探知。

        也因为如此,他得到了妻子和小儿子进汴梁的机会,甚至说,大儿子全家也会迁移到汴梁生活。

        没有比这个更能抓住人心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