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现实,王安石一针见血。

        “这样很可能存在不能凭一役建功的可能呀。”

        吕惠卿对于坑北辽没有忌讳。所谓历史都是胜利者记载的,怎样的记载,到时候由大宋朝廷说了算,一个即将不存在的北辽朝廷,不必在意的。

        “不。朕以为,北辽这次必须全力以赴。从北辽遣使要求一战定乾坤的诉求来看,平息耶律乙辛内乱,北辽的主要战力损失不会很大,这也是北辽敢以一战定燕云的基础。”

        “同样,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北辽朝廷一直在防备,或者说等着我朝的北上。当我朝大军北上之时,也就杜绝了北辽主力继续回避的机会。”

        “即便北辽皇族、后族还有心回避作战,北辽的其他各方势力也不同意。这一战,北辽是否出动主力,不是我大宋在等着,北辽的各方势力都在等着。”

        “若北辽皇帝不想分崩离析,就必须在这一战中倾其全力作战。战,或许还有一线胜利的机会,还能继续维持北辽这个随时可能崩溃的集体,若不战,直接就会崩溃。”

        “形势决定了,北辽这一战必须倾全力,动主力。关键是,北辽原本的荣耀,也必须在这时候决定作战。”

        北辽的后撤,五万骑兵绕后袭扰,一直到如今北辽君王亲征,诸多的因素汇总起来,不难猜测到现在北辽的形势。

        平灭内乱是大胜了,同样也造成了北辽的师老兵疲,才有了国朝步步推进,而北辽次第后撤的现状。

        从总总迹象看,不管是平息内乱者,还是转战到河北道一线者,都是以除皇族后族以外的势力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