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都还是挺懂君王心思的。
不管是时论还是内参,都开辟了专栏用于关于华夷还是文化传承的专刊。只是,在每刊登一篇不同于赵曦意见的文章时,就会有不少于三篇对这种文章反驳特别有针对性的论点。
这已经不是群殴人家了,这是同一量级的高手痛揍对方。
所谓士林,本来就有科举不中后,郁郁不得志不得不混士林以求得名声的人。
那朝堂臣工是什么?那是从所谓的千军万马中创出来过了独木桥的英杰!即便是撰文,相对于士林而言,臣工也是游刃有余。
这就是势。
当时论文章开始刊登时,自然就会有人关注,并开始熟悉这个议题。
这时候,在所有反方文章刊登时,都有针对性的反驳文章,不管是文章的撰写水平,还是文章立意,以及旁征博引的依据,都要高于反方的文章,自然就会引导者的认同取向。
曾布还是相当有悟性的。至于高遵裕,赵曦知道他吃几碗饭。
这些皇亲国戚,特别是国朝传承的将门,在诗书文化这方面,好像都是短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