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和吕惠卿奏对,就煤油出售的问题向官家问计。

        王安石好像也在改变,最起码在煤油此事上,没有再把内阁的争端引到官家跟前,没有期望官家当着所有内阁的面给与他无原则的支持。

        “争议的焦点是什么?”

        “回官家,争议集中在发售代理的问题上,道、府、州以及到郡县里一级,如何确定出售商贾,指定的标准如何等等,内阁皆有争议。”

        说白了,还是个利益问题,王安石对于内阁这种为利益而争辩到不可开交的现象很反感。但是,他确实没有妥善解决争议。

        工坊城在官家试验煤油后,已经开始在汴梁推行了。王安石虽然有些恼怒工坊城这种不经过内阁首肯的做法,倒也没对工坊城指手画脚,谁都知道,工坊城是官家的领地。

        也是因为煤油在汴梁的推广,让朝臣们都知道了煤油这回事,也导致了内阁的争论有些难以协调。

        内阁并不能独立存在,王安石也不例外,都有自己的门生故旧,也有相对亲近的朝臣和势力,包括乡党之类,总是有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

        王安石虽然对因为利益争辩不以为然,可从他早年提携的官员来看,他同样有亲疏之别,王安石也是个以亲近论能力的内阁。

        所以,当朝臣、地方乡绅、商贾各方力量影响内阁的情况下,就很难达成一致了。

        也考虑过扑卖,毕竟工坊城的产品和工艺扑卖过很多次了,甚至也考虑过像酒监和茶监一样推动。

        可国朝现在对于官员的使用,在三级决策制推行时,就已经有了相关法令,就连茶酒盐铁都已经缩减了官员编制,统一归市易管理了,又怎能另设衙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