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这次遣他主导海军出征,就是让他了解护航能否供养海军,以便朝廷决断,是否需要朝廷另列度支供养。

        这些天,吕公著先后翻阅了市舶司历年的账目,又按官家的授权,跟皇城司接触,同时还遣人在市井打听。

        “阁老,从本次出海的货品和商家核算,商贾之于护航的费用,不仅仅是可以满足海军的日常用度,甚至还会有盈余。”

        吕公著不懂海运,但朝廷并不缺这样的人才。

        范子渊就是随行的行家。

        “这次乃是积累了一年出海的商贾,算是个爆发量,不能以这一次的护航核算全年。”

        吕公著也大概计算过护航的收益。不过,从这些天汇总的情报看,确实一年未曾出海的商贾占多数。

        “阁老,海上贸易与陆地不同,远航的商贾可能一年仅此一次出海。”

        “即便是与高丽扶桑,以及真腊、占城等地的交易,一年也很少超过两次的出海。”

        “所谓的区别,无非是集中和分散,对于出海的货品、船只、航线已经商贾数量,其实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另外,海军出征是自广州出发,而出海后护航却不仅仅限于广州出海的商船。泉州、明州乃至登州往南的海商,也同样需要护航。”

        范子渊对航运的了解要比吕公著熟悉的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