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辩才,上一届内阁绝对是无敌的······都是从那种吵嚷的朝堂过来的臣工,谁在辩论上没两把刷子?

        “玉汝,截止今日,河北道奏报逃民多少?”

        再辩下去,无非是旁征博引。赵曦是真头疼这样的场面。可赵曦又不想剥内阁或者是阁老院参事的面子。

        还是老规矩,拿数据说话,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吵吵嚷嚷的没任何作用。

        “回官家,前两日已然平稳,至今逃民失踪的奏报四千一百名,这几日新增几近没有。”

        就是在北辽陈兵边境后的一两天,是南逃工匠失踪的高峰。倒也是符合常理。

        “吉甫,按照河北道工坊的雇工总数,逃民能占据多大比例?”

        “回官家,不足三成。”

        有些事赵曦心里是有底的,需要借臣工之口把问题说清楚。

        “三成?子容,对于工坊一事,国朝唯子容最为通晓。朕想知道,三成的工匠是否影响生产?”

        “官家,大匠在工坊中起决定作用。工坊城在扑卖工艺时,是连带着为各州府工坊提供大匠培训的。以工坊城的规定,非国朝原籍,不得进入工坊城。所以,臣以为,河北道应该不影响开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