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北辽来说,或许正是秋收阶段,接下来北辽的骑兵应该是让战马贴膘吧?这个时候发动大规模战事,可能性到底大不大?”

        “当然,朕不是说绝对没有可能性。五千骑兵陈兵边境,这不是大战的态势。”

        要说北辽发动战事,最合适的季节应该是春季。秋末时发动,倒是符合国朝挑起战事的时机。

        北辽最为重要的作战方式就是骑兵,这时候······

        “会不会是接应?”

        “很有可能。子由所言很有可能!”

        苏辙这样一提醒,倒是让赵曦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官家,据雄州的奏报,在王舜臣率亲卫追击时,那小股劫匪并没有直接北上,而是向西转道了。”

        “若北辽陈兵是为接应,为何劫匪未直接北上,反而转向西行,这不是舍近求远吗?”

        这也是赵曦难以理解的。

        还有,陆家这大匠,到底是何方人士?值得北辽如此兴师动众的来接应?不应该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