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是喜欢看吵架的,就那种一人对一人的吵架,各种不同的美听话都能在吵架时蹦出来。

        赵祯也喜欢看,可这是朝堂……关键是你们别一群人都嚷嚷,搞的根本听不见都说啥了,整个朝堂都是嗡嗡的。好不容易看个热闹,结果愣是不让看明白。

        再看看相公们……都也挺无奈的。

        啥时候国朝的士大夫如此看重武衔了?都是潜邸闹的,说白了都是利益闹的。

        怎么说呢,国朝文武不谐,也就是明面上如此,真实的情况又如何呢?

        庆历新政,一年夭折,几乎全盘否定。整个文官集团,为何将修武备一并否了?

        如今禁军八十万,吃空饷,役军卒做杂役,几乎到了明目张胆的程度。谏官看不见?还是说不晓得?

        偏偏从未有重手弹劾武将的。

        战时文官为帅,常时武将见同阶文职下拜……确实如此,这是国朝祖宗法度。

        战时为帅……就这一点,就决定了,到了一定层级的文官,若想要知兵事,主兵事,势必得有让自己放心,并可以用的武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