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的冬天很冷的,就连黄河都结冰了。

        此时的蹴鞠,还做不到后世那样的场面,也没有后世那职业操守。

        不是说行会和社团不想赚钱,他们也想,抵报也印了,该宣传的都宣传了,可开场后寥寥无几的看客,让他们不得不停掉了后面的赛事……蹴鞠好手是按场次给钱的,可不是后世的球星,睡大觉都有钱赚。

        所以,连带着抵报也滞销了,几乎到了停工的境地。

        世子们进学时不再带着抵报,赵曦就知道外面的蹴鞠赛事停了,连带着抵报估计也停办了吧?

        赵曦真想不通居然报纸会因为某个项目而生,偏偏现时就是如此。

        行业的幼苗,总是需要呵护的。

        可现时的人们还真不知道怎样去运作媒体行业。

        赵曦看到过志怪,也看到过传奇,想来连载应该可以。

        若搭配些国朝军州的风土人情,在现时应该可以支撑抵报过冬。同样也可以为萌芽的报纸业指明方向。

        问题是他在考虑该剽窃后世的名著合适,还是说自己直接杜撰。

        《水浒》肯定是不合适,没到那时间,现在梁山还真是一片水泽,被水泊着呢。再说了,纯粹就是打自家人的脸,不能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