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本来准备在舆论阵地上一争高低,结果,当官家提名内阁的事发生,那些准备新进内阁的,就不再继续了,只留下这些老阁老们独立支撑着这个话题。
也许是快要卸任了,也或许是心里真有郁闷,甚至是面临致仕,向官家证明自己在治政上的能力,本来只是讨论减免农税,进而延伸到了国朝农桑,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文章的苗头突然就转向了针砭时政······
比如今天,高家人就进宫觐见官家,因为今日收到了文彦博的署名文章,是针对如今国朝军伍体制的。没法确定是否刊登,便进宫求恩准了。
“文相所言之事,高太尉以为如何?”
对于高家人的称呼,赵曦有时候挺犯难。比如高遵裕,他总不能称表字吧?好歹是丈叔叔,从赵曦心里是叫不出名字的。
若是称呼一声岳丈叔叔······这是公事,恐怕喊出来会吓着高家人。
“回官家,公绰以为,文相所言之事属实。一路军伍的武将调任,而下属将领未动,文佐官未调任,事实上确实存在文佐官在军伍架空主帅的可能。”
“公绰以为,如今因为军卒自入军伍,便是受主帅训练,将领与军卒同出一门,文佐官尚做不到架空主帅,若是久而久之,各路军伍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派系思想滋生,调任的主帅很难主导一路军伍。”
“正如文相文章所言,如今国朝军伍处罚军卒必须依照条令,执行者是监察官,长此以往,文佐官、监察官会与底层校尉亲近,从而导致主帅军令难以执行的情况······”
不管是给高遵裕戴帽子,还是真的高遵裕就有这样的见识,所说的确实也是事实。
新军早期,因为所有的新军都出自老护卫营和讲武堂,而如今统领国朝军伍的,基本上都是老护卫营和近卫的将领,确实不存在主帅与底层校尉不和的情况。
这只是现状,一旦时间长久了,真的难免出现文彦博所担心的那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