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如此,老臣才疑惑官家调研农桑后,继续促进产业技术发展的做法。朝廷税入的权重,充分说明了产业收益的庞大,如此做法,更会导致所有人的关注点集中在产业上,对农桑无利。”

        官家问出这样的问题,也就是说,官家对于现在的税入比例很清楚,是知晓国朝现在的现状的。

        产业发展用工甚多,导致了子民收益增加,而子民收益增加,同样促进来市面上各种物品的销售,从而激发产业的继续革新。

        在产业发展和朝廷税入上,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而对于农桑,在富弼看来,这未必是好事,甚至说更加会导致农耕被忽略······这与官家在私访时更自己谈起要重视农耕的想法相悖。

        太子陪同着,或者说伺候着,看着老爹跟首相的奏对。在太子心中所想的,也是认同富弼的说法的。

        “富相所说乃是去岁的比例,朕现在已经让户部、三司使以及市易寺在汇总今年的税入比例。初步估计,今年的商税可以占到总税入的七成左右······”

        “如果,这一次工坊城的扑卖成功,在下一个五年十年,国朝的农税将会是一个怎样的情形?”

        将会是一个怎样的情形?不用说,别说工坊城再一次扑卖,就是没有这一次,国朝农税的比例也只会是越来越轻。西域商路的畅通,本来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商贸往来,增加商税。

        这样的结果,只会是农税最终会被朝廷忽略······这岂不是更加导致不再重视农桑吗?

        富弼更加疑惑了,越发不明白官家的意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