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弼在寅时刚过,就已经等在勤政殿外了······年岁大了,觉很少。
“一日私访的结果,内阁便不好换人了吧?”
赵曦看起来心情不错,还调侃富弼几句。富弼很诧异,本来以为官家今日心情不会太好的。
“别那副神情。偌大的帝国,朕还是知道不可能尽善尽美的,有问题不怕,发现问题解决就行了。没有任何一个朝廷能将世间的事务全数做到极致,存在问题才合理。”
“相比百姓饥荒贫困,国朝能解决温饱之后有些小小瑕疵,朕还是能包容的。最起码诸如捐官之类的事,还仅限于底层的吏员,若是对此一无所知,等国朝的重臣都可以以捐得官时,那就迟了。”
“朕不是那种无事生非的君王吧?内阁臣工至于怕成这样?”
别说是现在,即便是后世,社会治理结构已经到了相当成熟的地步,一样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存在,赵曦还是能想通的。
“官家,内阁诸位各司其职,倒是老臣比较闲。再说了,臣已老迈,处理事务有些迟钝,老臣随行官家最为适合。”
富弼这样说,赵曦也无所谓。这人吧,一旦有了诉求,心里就不会那样胆气壮了。
换届在即,也就意味着这一届内阁多数是要致仕了。是彻底的致仕,还是入阁老院,内阁大臣心里也没谱。毕竟就阁老院的设置而言,似乎还保留着参与朝政的权利,而致仕是彻底的退出朝堂。
或许对于诸位内阁本身而言,致仕和进阁老院没区别,可谁也有自己的亲近故旧、子孙甥侄,谁家也需要有个能在朝堂顶层遮风挡雨的长辈。
现在国朝的官制,层次越来越分明了,或者说国朝所有的权利越来越集中了,真正的集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