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下去,朝廷几十万精锐长期留在边疆,这不合适。况且,朝廷很难维持战争的钱粮消耗······”

        狄青一直没吭气,或者说,狄青除了战术部署,在其他事情上都很少参与。可对于这件事,狄青自己也有些迷糊。

        平灭西夏是朝廷的目的,与官家多年的交往,狄青也认为官家的终极目标,不可能半途而废。

        至于担心大军在外而朝廷不放心,这一点狄青不以为然,他还是了解官家的。可是就这样与西夏人僵持······正如文佐帅的考虑,朝廷不可能无限制的支撑前方战事。

        议和?狄青脑子里突然有了这个念头。当然,在己方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肯定不会首先去考虑议和。

        “各位大帅,末将以为,朝廷对目前策略的认同跟消极作战并非一回事······”

        指挥部参议,所有的主副帅,包括文佐帅都在商谈,种建中也建言了。

        “说来听听。”

        “官家并非嗜杀之君,相反,官家推崇圣贤之道,只不过官家的理念是霸道之后的王道。就如王帅开边的做法,有剿有抚。”

        “别说党项人三百多万,就是党项控弦之士五十万,全数歼灭都不现实。末将以为,朝廷所谓的这样挺好,是指对前线目前策略的认同,而非认同战斗烈度。”

        “这两点并不矛盾。围困之势,围而不歼的策略,是给西夏人造成困兽之斗的局面,让其明白形势。而战斗烈度的降低却会导致党项人有妄想。”

        “末将以为,朝廷的诏令所指是让前线以围而不歼的策略,以压迫性的战斗烈度,迫使兴庆府做出抉择。官家有过一句玩笑话,叫缴枪不杀,现在朝廷的意图可能是让前线营造让兴庆府缴枪不杀的态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