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可遴选少量良家子,介入到工坊城军备分配和调度中,有意志在数术者,经工坊城苏颂、沈括、贾宪等人考核,可在战后视情况,直接定职衔。”
“对于参与战前书记员职位者,有意军伍,在战后可由主帅举荐,直接授予军职,到讲武堂受训……”
官家又不单纯了。
富弼不得不承认,借用这样的大势,或许真的可以引导士子入军伍的意向。这对于士大夫也不是不可接受的事。
富弼是知道军伍的,虽未曾亲自指挥过作战,但他知道战争对年轻人有多大的诱惑力……
这就是个小插曲。
赵曦和内阁,重心还是在战局上。
这段时间的勤政殿,朝廷的各衙门都抽掉了诸多的文吏在为这场战事服务。
传递前方奏报的,对各路大军的奏报分类的,分别给内阁和官家呈报的,还有随时将前方奏报整理成册的……
如此下来,前方的作战态势,在朝廷的勤政殿,所有在场的人,脑子里几乎都有一个形象的概念。
同时,从沙盘上各色旗帜,也可以完全看明白整个战争的形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