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为何,为何战,这是对于朝堂臣工,国朝士大夫阶层、官员阶层,甚至乡绅阶层需要知晓的。战为谁,为谁战,这是军卒以及普罗大众需要知晓的。

        这种知晓,如何变成所有人的渴求,就是这么多年赵曦一直在做的事······无非是利益而已。

        不亲临战场,没人能真正感受战争的残酷。对于赵曦也是如此。

        他亲率队伍有过征战,可如今如此大规模的战事,给赵曦的印象居然没有当初那样强烈,自己看到的只是些数字。

        那一路折损多少,那一路需要多少物资,歼灭地方多少,多少军卒参战等等,只有数字······

        所以,不管前线如何,朝廷该怎样还怎样。

        一年一度的大朝会又来了,朝廷并没有因为前方的战事而影响朝堂的正常公务,无非是从朝廷到地方,增加了为前线服务的内容。

        这一届大朝会,或许是自三级决策制推开以后,最为单纯的大朝会。《内参》没有任何弹章,参政议政的提案议案也很少有脱开战事的议题,这几乎是一个对于战事的专题大朝会。

        如此强势的官员和内阁,没有那个官员抽风在这时候相悖于朝廷。别说地方州府也在为战事服务,即便是有些杂事,也不会在这个时段提及。

        所有的议题,都是围绕着战事,一切都以纠正在服务战事的流程展开的,都是在规范或者理顺服务战争时,地方和朝廷的协调配合,朝廷各衙门职责分工和明确等等。

        值得庆贺的是,如此大的战事,在国朝内部,并没有因为战事而影响民生,所以的公务都按部就班的进行着。

        “官家,这一项议题是被参政议政多次提及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