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仅是内阁以及朝臣要分拆各路大军的问题,就是赵曦,在各地驻防军伍的调度上,也是要求严格执行的。

        或许,在赵曦的心底,也对征战形成的军伍山头有戒备。

        这一点很难避免。赵曦可以不在意将帅的可能出现的忤逆之意,可以信任军卒的忠诚度,可他对于军伍的山头意识,却知道不可避免。

        唯有经常性的分散,打乱是最有效的办法。

        任何一支军伍,只要长时间属于同一编队,自然而然的就会有团队意识,也就会形成山头主义。

        就比如这一次,每一路大军经历的战斗不同,所立的功劳不同,歼敌数量、攻克防线等等都不同,很难避免之间的竞争攀比,也就无法避免不同军伍之间的集体主义观念。

        “官家,西北已经启程了,再过半月,差不多就能在汴梁受降封赏了。一月之内估计就能完成受降仪式的准备事宜。”

        “官家,这一场属于灭国之战,礼部以为,应该以最高礼仪举行仪式,也就是应该告天地,昭告天下,祭奠太庙……”

        这都不应该专门请奏的呀?赵曦觉得富弼的行为很奇怪。这本来就是应有之义,也是赵曦恩准并交付礼部主导的。

        带着疑问,赵曦等富弼的下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