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真不是短时间可以完全避免的。

        即便是这一次没有所谓的首功,没有任何一位武将在明面是众矢之的。依然有弹章在内参出现了。

        国朝每一次征战结束,都是一次大范围弹劾武将的风潮,除了赵曦亲征的两次,从来没有改变过。

        这一次也没有例外。

        “再出现有单独弹劾武将的弹章,着令随军监察官与文佐官,以及撰写弹章的臣工,一并到政事堂质询,朕与内阁旁听!”

        “属实者查办,道听途说,恶意诬陷者,依监察条例相应条款治其罪!”

        “另外,为示公正,可让各路大军文佐帅的行军作战记录,在内阁与朝廷重要议政传阅!”

        谁都知道,配备了监察官和文佐帅的大军,即便是有错,也是整一路大军领导层的集体错误。

        那些借战事结束,准备用国朝文武之别博名者,这一次算是触犯了众怒。

        勤政殿的质询,一次次的让投机博名者受罚,才遏制住了战后弹劾武将的风潮。

        甚至连弹劾偏师在沙洲扶持所谓的非朝廷势力,都没有被监察衙门立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