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这话,这些受封的吐蕃人很高兴,可是把朝堂的臣工给弄愣了,特别是礼部的官员,根本不知道下一步是不是该按着规制走。

        “按官家的来。”

        富弼轻声的叮嘱礼部尚书······这时候绝对不能跟官家争论,不能让外人看笑话。关键是,这是对外族的轻慢,臣工没必要因为这个忤逆官家的意。

        其实,真正对吐蕃人了解,朝堂应该没有比赵曦更熟悉吐蕃人习性的。赵曦这样做,反倒更让吐蕃人觉得亲近,而不是怠慢。

        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因为环境的敞亮,造成他们在处事上不在意细节,也习惯于敞亮的做法。

        ······

        “别看摆放着如此之多的酒坛子,真正的好酒就是诸位面前的那一坛最小的。不是朕小气,这是朕还是东宫时,第一次酿酒埋下的,真正的陈年老酒。”

        勤政殿的议事厅,现在已经成立宴请吐蕃部落的大厅。赵曦依旧高居陛阶之上,很惬意的笑谈。

        “陛下难道亲自酿酒?”

        董毡这时候似乎接受了一个臣子的身份,说话的态度也是以一个臣子的态度。

        “青海候有所不知,国朝的蒸酒之法,就出自官家之手。这样的陈酿老酒,就是老臣都不曾饮过,今日倒是沾了青海候的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