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士人,都有一腔抱负,更何况能走到大宋执宰一级的臣工。
富弼能理解司马光的心境。他又何尝不是?差别就在于,他一直都在尝试着去理解官家的做法,去验证朝廷的新政,去适应朝堂的环境。
对于官家的期望,富弼在官家还是孩童时,就埋下了种子,也因此跟官家接触和交流比较多,能真正的深度理解官家。
如今的朝堂,之所以多用潜邸旧臣,不就是因为他们更懂得官家的执政理念吗?
人是需要改变的,事物在发展变化,人,特别是朝臣,也需要改变,以此来适应朝堂的发展变化。
司马君实,一直封闭着他的理念,钻在自我以及历史里,没有去感受国朝的诸多变化。
看到的,跟用心感受的,是两回事。
富弼本来有千言万语,终归还是没开口…~从一开始,司马君实就把他的嘴堵上了。
也罢,最起码司马君实还知道他的身份,也明白职责。够了!
司马君实有退意,富弼也是将近古稀的年纪了,却暂时还没有致仕的想法,最起码,他希望在谱写大宋中兴的华章里,有他富弼富彦国的一笔。
有些意思,不说也明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