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臣工们这般行为,是相互商量好了,还是各自的理解,都无所谓。最起码,监察条例应该是深入人心了,监察制度也确实是被人接受了。

        之所以臣工们不相互攻伐,各自谨慎是一方面,又是既往不咎,在决定三级参政议政资格的节骨眼上,没人没事找揍。

        至于官制改革完成后会怎样,只能到时候再看。

        所谓的二稿讨论,说白了就是指标分配磋商和权利调整的告知。

        三级决策制是与官制改革一并进行了,同时涉及到了国朝行政区划以及地方常设机构的变革。

        这才是造成现时朝政风平浪静的原因。

        赵曦也知道,恐怕都在憋着,私底下串联就更别说了。

        这也是一个既往不咎刹住车了,否则现在的监察衙门绝不会这般轻松。

        既往不咎是没办法的事,若不想让朝堂彻底乱了,就只能这样。对于朝臣们倾轧的底线,赵曦觉得是无底线,所以,不敢放开让他们攻讦。那将是灾难。

        国朝是路、府、县三级行政管理体制,而路一级,更像是承担监督职能的机构,或者说并不常设,基本由一路中重要州府的知府兼任,承担监督其他各府兵事政事,上下关系并不明确。

        经略使、安抚使、宣徽使都是路一级主官的名称,有时候会是朝廷重臣临时的职衔,有时候又是相公出外时的贴职,有时候只用于临时协调。

        而这一次官制改革,朝廷将路一级确定为常设的一级衙门,设总督一职,明确了与府官不兼任,明确了在品级和职能上高于知府,明确了路与府的上下级关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