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若实现这样的目标,首先必须引导士子或者说文臣,对讲武堂和工坊城的兴趣。”

        “欧阳公,这一次议政席位,讲武堂和工坊城各占四席。此为一。第二点,在这次官制改革和三级决策制推行时,苏辙和章惇会得到重用。”

        “不管是潜邸的还是其他,只要有讲武堂和工坊城经历的臣工,朕都会有所擢升!”

        “另外,在朝廷推行三级决策制时,讲武堂要准备议政培训和参政轮训,朝廷会责令内阁成员授课!”

        从这点上考虑,似乎欧阳修留任讲武堂更有利。无论是从文臣资历上讲,还是从士林盛名上说,脱离了朝堂的欧阳修,有绝对的地位。

        只是欧阳修辞了入阁的机会,赵曦就需要重新斟酌一个入阁的人选。

        就陈升之吧……其实赵曦的心里偏向于曾公亮。只是,曾公亮确实年纪大了,比他们这几个都大十来岁。

        赵曦也听说过什么四人簪戴金带围的传闻。如今此四人同为内阁,赵曦也有机会看看热闹。

        韩琦和王安石虽然算不上针锋相对,足可以说是势不两立。而王珪是个无原则和稀泥的,再加一个还算是耿直的陈升之而已。赵曦不介意成全所谓四相簪花的佳话。

        如此一来,内阁分别是富弼:明事理,知进退,为政清廉,有较强的政治智慧,有一定的远见,处事圆润,懂包容,识调和。最合适的首相人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