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当时的赵曦羽翼未丰,赵允让父子几十年经营,在朝臣中有很大的势力。张方平在某种意义上讲,当时支持赵曦,说是有拥立之功也不为过。

        张方平从资历而言,如今的政事堂相公,也就文彦博和韩琦强于他。

        这人也算个倔头,不过是个开明的倔头。

        自从政事堂少了司马光,赵曦一直希望相公中能有一个耿直的倔头,只是因为预定推动官制改革,朝廷又需要稳定,赵曦一直没有调张方平入朝。

        其实,这一次议政,赵曦专门召集了张方平,他就应该明白其中的意味。

        张方平这时候出口问,也是想确定一下自己的想法。

        在年纪上,张方平跟富弼、韩琦、文彦博以及吕公弼都算同龄人,还没有息了一番作为的心,更希望能赶上国朝这发展的趋势,最终千古留名…~这是作为一个士人的执念。

        官制改革方案已经是定论了,所谓讨论,就是需要这么个仪式,走这么一个流程。

        释义是早完成的事,上下定稿也有过几次了。

        而体现地位、权利的三级决策制,才是在场所有人所关注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