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现状,即便是再不知兵事的朝臣,也不敢去乐观的评估战事了。
“诸位臣工,说说吧,对当前的战事有何建议,都可以说说……”
这是程序。就刚才富弼宣读了前线奏报以后,满朝堂臣工的表现,赵曦并不指望他们出谋划策。
之所以还要走这样的程序,赵曦是要统一思想,把一些乱七八糟的心思强力弹压,确保在对外作战时,朝廷的思想统一。
赵曦不允许这时候朝廷有闲言碎语!
“陛下,臣以为如今之急必须查清楚我朝火器遗失之事!若此事不明,将士无法安心作战!”
“陛下,用我大宋之利器,攻伐我大宋边城军将,实乃灾难。朝廷当务之急,应彻查并杜绝火器外流通道!”
礼部侍郎范镇。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他这样说与战事无补,倒是越发让人心乱了。
“陛下,范学士所担心的,微臣现在就可以给答复:辽夏战马不惧火器与国朝火器外流并无必然关系。”
“首先,国朝工坊城火器实行的编码出产,也就是说,每一枚火枪的弹药都是有编号的,更何况火药弹?”
“其次,不管是边军还是西军、河北军,就是汴梁驻防的新军也一样,每三日盘点一次火器库,皇城司要对照所有库存的火器编号。一经发现外流,军令是相关人员一律杀无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