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琦也是相当恼火。这一次的内奸案,让文臣团体很被动。这还是官家不深究,他们又极力掩饰的结果,否则将成为国朝开朝以来,可能会被载入史册并受千古骂名的的窝案了。

        韩琦对御史台谏…~算了,老大不说老二,谁也别指望御史台谏真的能有监察百官的作用。御史台谏用于倾轧和斗争比用于监察百官更频繁。

        “不同,大不同,我仔细琢磨过官家推动的监察体系,跟原本的御史台谏大不同。”

        “御史台谏风闻奏事,说白了就是一种不必担负任何责任的找茬,却没有调查核实之权。”

        “而大理寺、刑部、提刑司,又都侧重于刑律之罚。在整个监管官员操守上,完全靠个人品格。”

        “诸位也都看过官家的监察衙门章程,彻底弥补了对于官员监察的弊端和漏洞。不同于御史台谏,不同于大理寺、刑部和提刑司,是一种针对百官的行为鞭策和规范。”

        “一旦监察体系运行,百官理政就有了明确的条款限制,也有了日常行为总则,再不会出现像这次一样,那些官员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有罪,等朝廷处置后才醒悟,从而以致仕谢罪……”

        这算是正名还是辩解?韩琦不明白富弼为什么会这样说,或许官家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吧,否则绝不会轻拿轻放的让他们脱身的。

        只是…~韩琦想了想,还是开口说了:“富相,监察衙门是天子亲军!”

        富弼看了一眼韩琦,微微摇了摇头。

        “稚圭,今日我等就算是私下交流吧……”

        富弼边说,边摈退了殿内忙碌的书吏,招呼着韩绛、吕公弼、韩琦、文彦博以及王安石围拢过来落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