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他俩的重心是国朝。

        欧阳修的调遣,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诧异,毕竟都知道富彦国要回来了。

        富弼似乎很急,在朝廷诏令发出后第五天,议政厅这几位还没有说出个道道之前,富弼已经到了汴梁。

        洛阳本来就离汴梁不远,又有轨道畅通,算不得急迫。

        “陛下,臣已从抵报得知陛下对工坊城产品工艺的几点要求,甚是必要。昨日入城,受同僚接风,谈及此事诸多,因纠葛太多,导致至今不能定论。”

        “老臣以为对于工坊城产品工艺授权一事,应该撇开朝堂诸公的纠葛,一视同仁,方为解决之道。陛下,若有定论,还请陛下不吝指明……”

        富弼到任,规定的流程要觐见官家。没想到富弼进入角色这样快,还没有确定具体职衔,就先以朝廷紧要的事入手了。

        这样做……没有明说,但却以执宰的角色跟官家奏对。同时,可以从官家这里得到明确的操作细则,然后在议政时可以迅速在政事堂树立威信……

        老头真不简单。

        富弼相对于韩琦,最大的优势就是对官家的熟悉和了解程度的差异。

        自富弼从京兆府入京,也就是赵曦南征之前,一直到三年前丁忧,富弼一直在朝中,也曾是官家东宫时的太子师。跟官家交流颇多,也对官家的一些理念了解,这不是韩琦可比的。

        就像现在,富弼觐见,寒暄后就这样直白的要官家拿章程。因为他了解,官家并不是喜欢委婉,也不是要戏耍朝臣以显示自己的智力。而是在自己离开朝堂后,王介甫入朝革新,导致了政事堂相公跟官家在特定范围内的对立,官家不得不这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