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韶走了,带着疑惑。

        蹴鞠快报恢复了以往着重在蹴鞠赛事的职能,继续面向大众。

        同时,市面上出现了一家专门针对士林的刊物,继续延续着官家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争论。

        自然,也出现了褒贬朝廷施政的一些评论,偶尔还刊登一些工坊城新物事,还有有别于经史子集的考据文章。

        这一切似乎局限在士林……至于是不是有朝臣掺合就不清楚了。

        蹴鞠快报的背景是太后娘家,这是整个朝堂都清楚的。但是这家《时论》到底背景在哪,却知道的人很少。

        不过,并不妨碍士子的热情。《时论》在一创刊,就受到了士林的一致好评。

        每一期,曹家人都会先送过来让赵曦过目,确定没问题了再刊发。

        这倒是成了赵曦休闲的一种方式,能有目的的去了解如今士林的思潮。甚至他还专门跟工坊城以及讲武堂那边打了招呼,让他们也向《时论》投稿。

        这都是闲事,对于朝廷,真正的重心还是在市易法上。

        给了四个月的期限,算是给了朝臣们调查并思考的时间,同样,也给了他们在私底下串联的余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