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银行,赵曦也是半把刀的水平。

        不过有一赐乐业人天生的金融天赋,有自己对后世银行业一知半解的见识,有成都路交子的基础,再加上对国朝架床叠屋官制熟悉的朝臣。相信政事堂可以制定出一套凑合能用的银行制度。

        奏本终于少了,毕竟没有青苗法这事了。

        银行又是新生事物,想评判都无从入手。

        替人保管钱,居然还得倒贴…~能想通印子钱,可这一点想不通。

        所以,都在静观其变,或者说等着政事堂有具体细则出台。

        国朝是优待士大夫,朝臣的俸禄也相当可观。可惜,总觉得他们有点乍富后的膨胀,一个个除了划拉耕田,剩下的就知道享受了。

        聚会、饮宴,时不时到樊楼会一会小娇娘,还经常性的买几个小妾和丫鬟。

        日子过得没耻没羞的,真正能拿出钱来做生意的并不多。除非那些接连几代朝官,有底蕴自然就有积蓄。

        所以,真正有能力掺合到银行这种事的也不多,这毕竟需要实实在在的那现钱的。就是商贾,也是少数。

        当然,像玩蹴鞠的,就另外说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