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公著也跟上了,理由还相当充分。
似乎整个政事堂的相公都认同这个观点。
他们是知道这段时间辩经情况的,几乎囊括了经典中所有能辩的题目。
这时候,就是让他们出题,恐怕也会与已经辩过的重复……没办法,实在是举行的场次太多了,一个个穷经皓首,只想着显摆学识渊博了,早忘记庭辩这回事。
真到了这时候,才想起来自己还是朝廷的一份子,庭辩比那些辩经更重要。
事已至此,唯有找能让自己将就信服的理由了。
倒也不是没题目了,是后来由朝廷介入的辩经,已经把辩经的层次提高了。
这时候若在选择低一个层次,或者那种大众化的题目,还不如类同呢。
四书五经,字数最多的《左传》也就十九万字,而《左传》只是编年体的史书,辩经其实用不上。
能出辩经题目的,因为这是涉及道统之争,就局限在四书了,满打满算也就五万多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