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官家,都是士子官员。虽然庭辩时间未定,如今汴梁的客栈已经是一床难求了。”

        真是个麻烦事,自己还真是没事找事了。

        国朝各书院不是没有过这类辩经的活动,可没听说过有这情形发生呀。

        赵曦愣了愣,看着王中正,让他继续,继续把这杂七八五消息说出来。

        “禀官家,那个……那个印书坊……”

        “哪个印书坊?”

        “就是早年官家因为那个毕升盘下的印书坊,如今日夜赶工,都顾不得印蹴鞠快报了,全力在翻印各家学派的释义注解……”

        “就连蹴鞠快报,也专门腾出版面,用来解说各家学派的特征和核心要义。”

        “并且,原本约官家写传奇故事的落魄文人,也停止了连载,全部改成了用乡间俚语解说各家学派的学术……”

        这是要闹那般?赵曦是真的体味什么是大宋文华了。

        身为帝王,职责所在,他无法真正认清这个帝国对文华的热衷,这一次这所有的一切让他有了直观的感觉。

        “官家,甚至那些勾栏酒肆瓦台坊市,也摒弃了原来的诗赋戏文,时不时的邀请各地关联的士子辩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